三月春回,花枝葳蕤。为庆祝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于3月7日下午举办"芳华绽放·悦享时光"主题插花活动。研究院20余名女教职工齐聚201会议室,以花语寄情,用巧手抒怀,在馥郁芬芳中共度诗意午后。
【定格·群芳谱】
14时30分,老师们身着春日衣衫,优雅赴约。活动伊始,全体人员在背景墙前定格笑靥,镜头中的女教师们恰似春日园圃中盛放的鲜花,或优雅如兰,或明媚若玫。镜头定格的不只是笑颜,更是女性刚柔并济的群像缩影。
【创想·生花笔】
移步至插花环节,会议室内俨然成为鲜花的海洋。长桌上花影扶疏。玫瑰的雍容、康乃馨的典雅、郁金香的清丽在案头竞相绽放,百合以雪瓣舒展圣洁之姿,桔梗携紫霞浸染诗意,小太阳花则用层叠花瓣演绎几何之美。满天星若银河倾泻,小雏菊以斑斓点亮春光,尤加利叶的银霜为花束增添朦胧滤镜。无需专业指导,老师们信手拈来皆是灵感——或凝神构思造型,或轻声交流配色心得,纤指拈花间,剪刀轻启处,任花枝在指尖翩然起舞。有人将玫瑰与百合交织出刚柔并济的张力,有人借大丽菊的绚丽铺陈热烈诗篇,更有人以桔梗的紫雾晕染出写意山水。原本素白的花篮渐次丰盈,有的如古典油画般端庄华贵,有的似水彩小品清新灵动,每一束都是理性思维与艺术直觉的绝妙碰撞。
【共话·知音曲】
茶话会时光,暖阳斜照的窗边飘散着红茶的醇香。老师们捧着亲手制作的插花作品围坐畅谈,精巧的茶点映衬着绽放的花束,茶香与花香氤氲,恰似科研路上智慧与美的交响。有人将花篮置于案头细细端详,有人举起手机定格这诗意时刻,更有男教师将作品献给科研搭档,温馨场景让整个空间流淌着脉脉温情。
【寄情·长远志】
“女人如花,花开不败。”此言不仅道出了女性的柔美与坚韧,更为此次插花活动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味。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艺术创作,而是一次对女老师们内在魅力与才华的深情礼赞。花朵以其千姿百态诉说生命的美丽,正如每一位女老师以独特的光芒点亮工作与生活的舞台。那一束束精心编织的花艺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她们灵魂的投影,散发着独一无二的芬芳与光彩。
"每枝花都有独特的生长轨迹,正如每位女性都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研究院工会主席在致辞中表示,选择插花艺术作为节日载体,是对女老师们辛勤付出的温情致敬,是对她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兼具智慧与柔美的由衷赞颂。活动特别准备的永生花手提袋,将这份春日的美好凝固成永恒纪念。"可延续花篮"成为人文关怀的具象化表达——所有花材均可带回家中养护,寓意研究院对教职工工作生活平衡的持续关注。女教师们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在重构着属于自己的心灵生态系统。这种将专业特质融入生活美学的巧思,恰是脑科院"科研向美而行"文化理念的生动注脚。
【后记·春常在】
活动在欢乐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女老师们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插花作品,满载着喜悦与满足离场。不少老师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也让她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关怀。研究院副院长曾礼漳在活动后表示:“此次活动是对女教职工辛勤付出的肯定与感谢。未来,我们将继续举办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为全体教职工创造更多交流与成长的机会。”
此次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以花为媒,以情为线,开创了"学术人文共生"的新型关怀模式。当女教师们捧着花束重返实验室,那些经过指尖温度浸润的鲜花,既是研究院对"她力量"的致敬,更象征着在理性与感性交织的科研长路上,始终盛开着理解与支持的芬芳。
撰稿:王老师
初审:夏老师
复审:肖老师
终审: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