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脑成像实验中心

“勷勤论坛”脑科院分论坛之李会良研究员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0-11-04 11:31:04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 点击: 收藏本文

 

第十三届“勷勤论坛”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分论坛之

李会良研究员线上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0年11月2日下午3点半,英国伦敦大学(UCL)医学院Wolfson生物医学研究所李会良研究员应肖林研究员的邀请,为我院全体师生做了一次题为“髓鞘的进化与发育”的线上学术报告,探讨了神经髓鞘的前世今生。我院翁旭初院长、以及肖林、王金辉、费继锋老师和近百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图1.jpg

图1: 全体师生对李教授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本次讲座中,李教授主要从三个层面对髓鞘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即What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from and what do they do? 李教授通过一系列的图文,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髓鞘,寡突胶质细胞是如何形成。在寡突胶质的发育起源的时空问题上,李教授使用了最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发现了一种名为Pcdh17it的非编码RNA,这种RNA只在未成熟的寡突胶质细胞细胞中才有表达,依据此RNA的这一特性,李教授应用了原位杂交和免疫染色技术,摸清了寡突胶质细胞在脊髓中发育的具体定位,即85%的寡突胶质细胞由腹侧的pMN区域发育而来,15%的寡突胶质细胞由背侧区域发育而来。这一发现从而解开了这一困扰科学界数十年的问题。 

 图2.jpg

图2: 髓鞘的演变过程及相应阶段特异性的基因表达

 在寡突胶质细胞为什么会发生无数的突起、发育成紧包神经元的髓鞘这一问题,李教授通过对比神经元没有髓鞘包被且无颌鱼类的大西洋盲鳗和神经元有髓鞘包被的有颌鱼类河鳟,发现前者的反应速度较慢,行动也更为迟缓,后者行动迅速,反应很快。这一现象暗示,髓鞘通过包被神经元,保证了神经电信号的传递速度和传递效率,给予生物更强大的运动能力和应激能力。另外,李教授通过对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鱼类等不同纲目的动物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发现了Olig基因家族的进化差异,从而证明寡突胶质细胞的出现及其多种蛋白的复杂化表达,与生物的进化密切相关。

 图3.jpg

图3:我院师生与李教授进行交流互动 

 在讲座期间,李教授耐心解答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让同学们对髓鞘的进化与发育有了深入的了解。讲座最后,李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进展,我院老师也表达了与李教授开展进一步合作的期望。至此,华南师范大学“勷勤论坛”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分论坛之李会良教授线上学术交流会,在思想碰撞、受益满满中圆满落幕。

 图4.jpg

                                图4:李教授个人简介

 李会良,英国伦敦大学Wolfson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做过博士后,之后在伦敦大学Wolfson生物医学研究所获得终身教职。李教授的研究领域为神经干细胞及胶质细胞在发育及衰老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其实验室受到英国牛顿高级学者基金、英国医学科学院、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及英国阿尔兹海默症研究学会资助,曾在Science, Nature Neuroscience, Neuron等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同时担任英国生物技术和研究理事会(BBSRC)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