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脑成像实验中心

我院翁旭初教授课题组在PLOS Biology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2019-12-05 08:40:19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 点击: 收藏本文

      近日,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翁旭初教授课题组(杭州师范大学赵静博士为第一作者),在神经科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PLOS Biology(5年影响因子:9.527)在线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of neural specialization for print: Evidence for predictive coding in visual word recognition”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bio.3000474)。该研究初步证明文字加工专门化系统的形成依赖于预期编码机制。

    文字阅读是现代人类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关键途径,是个体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依赖的基本技能。认知神经科学的大量研究表明,人脑存在专门化的文字加工系统支持快速和准确的文字阅读,但是该专门化系统是如何形成的仍不清楚。该论文采用横断研究设计,系统考察了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儿童加工文字与三类似字符号(伪字、非字和笔画组合,如图1所示)的行为(图1 A-B)和脑电N170成分(文字加工专门化的可靠电生理指标)(图1 C-E)的发展模式。


image001.png

图1(A)不同年龄儿童字典判断的是字反应比例

(B)不同年龄儿童字典判断的是字反应时

(C)四类刺激诱发的N170峰值地形图

(D)四类刺激诱发的N170波形图

(E)四类刺激诱发的N170峰值波幅

    研究结果发现,当儿童对视觉刺激的字典判断效率较低时,正字法规则度较低的刺激诱发的N170波幅却较高(如9岁儿童加工非字和11岁儿童加工伪字);当儿童对该类刺激的字典判断效率提高时,这类刺激诱发的N170波幅减小(如11岁儿童加工非字)。这一发展模式清晰和有力地说明文字加工专门化系统的形成依赖于预期编码机制。这一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于人脑如何形成专门化的文字加工系统的认识,而且对理解文字阅读和阅读障碍的神经基础有所启示。